【本期封面】繪圖/林松霖
貌似憨厚的吳郭母魚正以口孵育卵,背後的吳郭幼魚群集體出動覓食,右邊來自中南美洲的紅魔鬼魚則大口吞噬著潭蝦。鮮少人知道吳郭魚是來自非洲的野生魚種,在非洲大陸演化出超強的環境適應力,當其被人類帶進台灣危脆的島嶼生態系時,與本土原生魚種狹路相逢,鹿死誰手,立見高下。
 
| 
   
【專題報導】 
災難、反省與重建 
八八水災一年後的山中子民  
撰文/陳世慧 
攝影/陳弘岱 
站在莫拉克風災帶來的歷史分水嶺上,極端氣候的威脅下,遷不遷村,變得格外為難。一名那瑪夏鄉布農族居民災後半年重返故居,家園依然殘破。 | 
| 
   
【海峽系列】 
朝鮮海峽 
東北亞的海上咽喉  
撰文/郭怡青 
攝影/陳弘岱 
韓國留學生穿著日式浴衣在九州博多港遙望一海相隔的故鄉,日本帝國北征的茫茫海域,今日成為日韓的經濟海域,連接歐亞的要道。 | 
| 
   
【台灣外來種】 
愛憎吳郭魚 
經濟功臣?生態殺手?   
撰文/潘美玲 
攝影/劉子正 
在台灣,吳郭魚的身世有兩種版本:一是在經濟上造福漁民的養殖明星;另一則是適應力超強,攻陷台灣淡水靜水水域的強大入侵種。 | 
| 
   
【台灣山國誌】 
山之靈 
台灣原住民傳統信仰   
撰文/田哲榮 
攝影/劉子正 
台東土坂部落祖靈屋中,女頭目巴魯(右)與祭師(左)正祭祀祖靈,排灣族祖靈屋猶如漢人宗家祠堂,族之根於此獲得滋養茁壯。 | 
| 
   
【探索世界】 
峽谷飛毛腿 
墨西哥塔拉烏馬拉族 
撰文.攝影/David Ducoin/LightMediation 
墨西哥諾羅加奇克村的教堂外,瑪塔奇舞小孩盡情地奔跑玩耍。與世無爭的塔拉烏馬拉族,在現代文明的浪潮下,堅守著原真的生存之道。 | 
| 
   
【特別企畫】 
圍牆外的學習 
台灣在家教育發展  
撰文/劉怡彣 
明秀(前)和明哲以波蘭語和媽媽交談,爸爸帶領明哲複習國字。選擇在家教育的自學家庭,家長需花費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學習,但孩子們的升學路將隨年齡愈形崎嶇。 | 
| 
   
【探索世界】 
誰的密金戈島? 
東非維多利亞湖之爭 
撰文.攝影
/Andrew McLeish
/Orizon/LightMediation 
同屬三國領土的東非維多利亞湖,漁產逐年枯竭,漁民不斷往深水區移動。原為露岩的密金戈島,荒島變金山,各國起相爭奪其領土權。 | 
| 
   
【經典書摘】 
人魚 
我的水裡人生 
撰文/方力行 
插圖/時報出版提供 
前海生館館長方力行,水中生活累積逾一萬小時,多年來研究水族,只因他對台灣溪河湖海的眷戀,即使曾經差點命喪海底,依然不減其愛。 | 
【編者的話】撰文/王志宏 
【經典人生】人環保新里程 撰文/釋證嚴 
【經典札記】不以心損道,不以人助天 撰文/王思熙 
【杏林筆記】還有能夠作得更好的地方 撰文/賴其萬
【科學手記】學術的價值何在? 撰文/江才健
【經濟學人】快樂是一種選擇 撰文/周添城
 更多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