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期封面】攝影/安培淂
東帝汶中部沿海的少年漁夫,手執捕魚槍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;在失學與失業率飆高的實況下,年輕人設法找尋生計。東帝汶於六年前主權獨立,成為僅次於科索沃的第二個年輕國家,歷經數百年的葡殖民、與繼之而來長達二十四年的印尼入侵,大部分建設在印尼離去前已遭報復性的破壞,加上近年內亂頻仍,建國之途崎嶇難行。
 
| 
   
【川流台灣】 
大甲溪 
生態、水力與善源   
撰文/林日揚 
攝影/劉衍逸 
大甲溪的源頭位在大雪山脈一座「黑森林」中,標高三千三百六十公尺。這一窪小水潭,是周遭唯一沒結冰的地方。採訪小組腰繫繩索攀到谷底觀測,並詳述整個探索的過程,期為台灣山川的源頭寫下新的一頁。 | 
| 
   
【大島系列】 
重整中的新島國 
東帝汶   
撰文/童貴珊 
攝影/安培淂 
太平洋的邊陲島國東帝汶,為擺脫印尼霸權,賠上三分之一人口的性命,以公投表達堅決獨立意志。革命理想與務實治國間,派系協商、民族和解與社會重建,考驗已備受傷痕的襁褓國家;建國之途益顯艱鉅難行。 | 
| 
   
【大島系列】 
「飛地」歐庫斯   
撰文‧攝影/安培淂 
主權在東帝汶,位置卻在鄰國西帝汶的歐庫斯,是人文地理中的典型「飛地」。這塊寄養在別人家的地域,因海、陸路的阻隔,目前僅靠聯合國提供每週三次專機接送,飽受孤軍奮戰之困頓與不便。 | 
| 
   
【浮游國度】 
九孔池外的世界 
龍洞灣消逝的潮間帶   
撰文.攝影/王汶松 
潮浪滔滔,打在東北角龍洞灣岸邊的方形九孔池。人工池子以鋼筋水泥的垂直牆壁,取代原有的天然潮間帶,許多特殊的海洋生物如獅子魚,藏身在九孔池之外,形成萬千風采的生態體系。 | 
| 
   
【探索世界】 
美國騾隊的最後蹤跡 
與世隔絕的哈瓦蘇帕 
撰文/Vince Ricci/TCS 
攝影/Chris Maluszynski/TCS 
安居於大峽谷內的印第安哈瓦蘇帕族,與現代文明相隔遙遠,平日居民所需、對外聯繫,靠的竟是摩登世界裡幾近絕跡的緩緩騾隊。對傳統的堅持、與速度唱反調,散發難見的思古幽情。 | 
| 
   
【公益旅行家】 
大尖石山下 
墾丁國家公園志工筆記   
撰文/楊駿北 
攝影/蕭耀華 
從萬千生態到人文風情,解說志工帶領遊客體會不一樣的旅遊視野,墾丁國家公園志工,為人群與墾丁搭起相互認識的溝通管道。參加志工的收穫除了寫滿受訓內容的筆記,還有親近自然的滿足感。 | 
| 
   
【經典書摘】 
險惡之旅 
Tony Wheeler's Bad Lands  
撰文.攝影/Tony Wheeler 
揹包客眼中專出旅遊聖經的Lonely Planet出版社,富冒險精神的創辦人托尼,用文字帶領讀者進入全球險惡之地,除了探索當地的政治和歷史,更勉勵每位生命的旅人,繼續走,不要放棄! | 
【編者的話】 撰文/王志宏 
【經典人生】 撒播大愛的種子 撰文/釋證嚴 
【經典札記】 自由心證與數字迷思 撰文/王思熙 
【杏林筆記】 康復之路的臨門一腳 撰文/賴其萬
【科學手記】 黑暗的宇宙 撰文/江才健
 更多精彩內容